close







五四運動發生的原因與經過為何?




立即點擊


請問在民國八年的五四運動裡,他所發生的原因與經過為何呢?可否告訴我,謝謝





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狹義指1919年5月4日發生於中國北京的以青年學生為主和廣大群眾、市民、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、請願、罷課、罷工、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,起因為巴黎和會中,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原德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,即山東問題。過程5月1日,北京大學的一些學生獲悉和會拒絕中國要求的消息。當天,學生代表就在北大西齋飯廳召開緊急會議,決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禮堂舉行全體學生臨時大會。5月3日晚,北京大學學生舉行大會,高師、法政專門、高等工業等學校也有代表參加。學生代表發言,情緒激昂,號召大家奮起救國。最後定出四條辦法,其中就有第二天齊集天安門示威的計劃。5月4日,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衝破軍警阻撓,雲集天安門,他們打出「還我青島」、「收回山東權利」、「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」、「廢除二十一條」、「抵制日貨」、「寧肯玉碎,勿為瓦全」等口號,並且要求承辦交通總長曹汝霖、貨幣局總裁陸宗輿、駐日公使章宗祥,學生遊行隊伍移至曹宅,痛打了章宗祥,並火燒曹宅,引發「火燒趙家樓」事件。隨後,軍警給予鎮壓,並逮捕了學生代表32人。學生遊行活動受到廣泛關注,各界人士給予關注和支持,抗議逮捕學生,北京軍閥政府頒佈嚴禁抗議公告,大總統徐世昌下令鎮壓。但是,學生團體和社會團體紛紛支持。11日,上海成立學生聯合會。14日,天津學生聯合會成立。廣州,南京,杭州,武漢,濟南的學生和工人也給予支持。5月19日,北京各校學生同時宣告罷課,並向各省的省議會、教育會、工會、商會、農會、學校、報館發出罷課宣言。天津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重慶、南昌、武漢、長沙、廈門、濟南、開封、太原等地學生,在北京各校學生罷課以後,先後宣告罷課,支持北京學生的鬥爭。6月,由於學生影響不斷擴大,《五七日刊》和學生組織宣傳,學生抗議不斷遭到鎮壓。3日,北京數以千計的學生涌向街道,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,被軍警逮捕170多人。學校附近駐扎著大批軍警,戒備森嚴。4日,逮捕學生800余人,此間引發了新一輪的大規模抗議活動。6月5日,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,以響應學生。上海日商的內外棉第三、第四、第五紗廠、日華紗廠、上海紗廠和商務印書館的工人全體罷工,參加罷工的有兩萬人以上。6日、7日、9日,上海的電車工人、船塢工人、清潔工人、輪船水手,也相繼罷工,總數前後約有六、七萬人。上海工人罷工波及各地,京漢鐵路長辛店工人,京奉鐵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。6日,上海各界聯合會成立,反對開課、開市,並且聯合其他地區,告知上海罷工主張。通過上海的三罷運動,全國22個省150多個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。6月11日,陳獨秀、高一涵等人到北京前門外鬧市區散發《北京市民宣言》,聲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,「我等學生商人勞工軍人等,惟有直接行動以圖根本之改造」。陳獨秀因此被捕。各地學生團體和社會知名人士紛紛通電,抗議政府的這一暴行。面對強大壓力,曹、陸、章相繼被免職,總統徐世昌提出辭職。6月12日以後,工人相繼復工,學生停止罷課。6月28日,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。





謝謝大家給我的回答~感謝你們唷^^(1).初期:以啟蒙為主題,從新青年雜誌的創刊、白話文運動、文學革命,一直到新文學的出現,學者透過辦報紙、雜誌,利用白話小說、劇本、詩歌等新文學的形式,攻擊舊傳統,引進新的思想浪潮,希望個體能解放於一切有形與無形的束縛,以走上西方的民主與科學之路,從思想到思維模式都能得到西方富強的精隨,其運動的主軸為自由主義。資料來原:歷史課及老師上課ㄉ2006-04-1116:39:49補充:(2)中期:學生經此刺激與啟發,亦辦雜誌以呼應其師。學生自我權利的覺醒,促使學生因山東問題而走向街頭,「外爭主全權,內除國賊」。資料來原:歷史課及老師上課ㄉ2006-04-1116:40:30補充:(3)後期:在學生街頭運動之後,民族救亡的情緒高漲,在此一時期更多人要求更快速的解決(改造中國)方式,1918年俄國大革命的成功,及1920年代初期國內情勢並未改觀(曹錕賄選、軍閥混戰、帝國主義與軍閥之勾結…..)的情況下,1920年以後,知識份子迫切要求中國必須服上一帖猛藥,認為中國沒有時間再作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如此緩慢的啟蒙工作,要有立即生效的藥方───即共產主義。P.S資料來原:歷史課及老師上課ㄉ2006-04-1116:41:26補充:(3)後期:許多自由主義者在強烈救亡的情緒下,紛紛棄守陣營,或者離開文學、教育界,走向政黨(中國共產黨或國民黨左派);或從事馬克思主義(無產階級革命)的鼓吹工作。整個新文化運動就此變質,馬克思主義(無產階級革命)救亡的浪潮席捲整個中國。於整個思想層面上,在此期即有相當大的扭曲與變形,甚至是為一種顛覆,為往後中國的道路產生出明顯的分歧點。中國共產黨的誕生、國民黨的改組、群眾運動的發展,以及反軍閥反帝國主義態勢的形成,也都與此運動有關。P.S資料來原:歷史課及老師上課ㄉ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,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民國建立後,內有南北軍閥混戰,外有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,加上民生困苦,當時,由新文化運動引進的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,已經漸為國人接受。人們的愛國情緒不斷高漲,參與國事的要求日益強烈。此外,當時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加劇,日貨充斥中國市場,中國的本土工業受到打擊,工商界和社會各界紛紛醞釀抵制日貨。而中國政府在日本強佔山東的問題上軟弱無能,對德國的交涉又告失敗,人民忍無可忍,終於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行動,歷史上稱為「五四運動」。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爭回權益失敗的消息傳回國內,舉國上下極為激憤。1919年5月4日下午,北京大學與其他高等學院共十三所學校的數千名學生,到天安門前集會示威,提出「外爭主權,內除國賊」、「取消二十一條」、「拒絕和約簽字」等口號,同時要求懲辦親日派的曹汝霖、章宗祥、陸宗輿等官員。憤怒的學生衝進趙家樓曹汝霖的家,痛毆正在曹家的章宗祥。學生還放火燒毀趙家樓。軍警來到,當場逮捕了三十多名學生。事後,北京學生通電全國表示抗議,上海、天津、長沙、廣州等城市和全國各地人民紛紛響應,以罷課、罷工、罷市表示聲援。政府態度軟化,於6月6日釋放全部被捕學生,十日又宣佈罷免曹、章、陸三人的職務,並下令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拒絕在對德國和約上簽字。五四動至此告一段落。五四運動喚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,改變了許多青年對傳統文化思想的看法:在文學上開始改用白話文、在哲學上抨擊儒家思想體系、在史學上推動疑古風氣等,對日後的思想和政治影響甚大。此外,五四運動期間的知識分子紛紛組織社團,出版刊物,進行演說,大力宣傳新思潮和新學說,廣泛涉及社會、政治、文化等領域,加深和拓展了新文化運動的範疇和影響。同時,五四運動促使中國代表拒簽對德和約,使山東問題成為懸案,保護了國家領土的完整。參考資料:知識找到的


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,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


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60411000013KK07063

7CD9F7488BD5806D
arrow
arrow

    中興大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